
- 小
- 中
- 大
1913年
1月8日,洮南府改為洮南縣,仍隸屬奉天省北路分巡兵備道,知府史紀常改任洮南縣知事。
2月1日,奉天省北路分巡兵備道改設為北路觀察使公署,洮南縣隸屬北路觀察使公署。
2月,在縣城小北門里設立屠宰所。
春,北路觀察使公署由遼源(今鄭家屯)遷至洮南,王秉鉞任觀察使。
5月,縣召開首次城內各校師生參加的體育運動會,會址設在小北門外。
6月1日,于小北門里創(chuàng)設官立衛(wèi)生醫(yī)院。
是年,設立洮南縣城街基。規(guī)定城基為正方形,長寬各2633.33米,中心設井字街,縱橫四道。街道寬10.20米,仿古“井田制”,一井之內均分9大部分,每部分街基15段,每段東西333.33米,南北200米。
是年,成立洮南縣農會。
是年,縣內始有《盛京時報》等報社派駐機構。
1914年
1月8日,迫于各國公使團的壓力,洮南開辟為商埠。
3月初,陸軍中將吳俊升首任洮遼鎮(zhèn)守使。鎮(zhèn)守康平、梨樹、懷德、昌圖、遼源、雙山、通遼、開通、洮南、突泉、洮安、安廣、鎮(zhèn)東13縣。
3月,史紀常離任,戴瑞珍任洮南縣知事。
春,全縣發(fā)生早災,受災面積6887公頃
5月,洮遼鎮(zhèn)守使吳俊升建立步兵駐所—南大營。
同月,東北實行省、道、縣三級建制,分設3省10道。廢奉天省北路觀察使公署,設洮昌道尹公署。第一任道尹王耒,公署設在洮南,轄遼源、雙山、洮南、昌圖、康平、開通、洮安、梨樹、安廣、懷德、突泉、鎮(zhèn)東、法庫13縣。
12月3日,戴瑞珍離任,夏慶銜任洮南縣知事。
是年,縣成立審檢所,審理民刑訴訟案件,年內撤銷。
1915年
春,洮南縣創(chuàng)辦農林試驗場。
4月19日,創(chuàng)辦殖邊銀行洮南支行,1918年倒閉。
6月12日,奉天省農業(yè)試驗場發(fā)給洮南農林試驗場的試驗種子有:白沙谷、柳根赤谷子,實青大豆、蠶豆、青皮豆、豌豆、轉子蓮、燕麥、白殼散穗高粱、黃殼緊穗高梁。
是年,洮昌道尹公署由洮南遷駐遼源縣。
1916年
3月,成立洮南地方審檢廳,受理所有民刑訴訟案件。
4月14日,由美國引進試驗種子:裴特立太白高粱、華盛頓大豆、金黑明玉蜀黍、銀王玉蜀黍、突厥紅小麥、脫克塞司紅燕麥、銀王小麥、冬黑麥、美國加州來麥、司班刺小麥、牙克司小麥、矮種高粱等。
5月6日,夏慶銜離任。
6月7日,張延厚任洮南縣知事。
7月26日,巴布札布率3000余人,由日本軍大尉青柳勝敏指揮從呼盟喀爾喀河畔出發(fā),向洮南、洮安竄擾,被吳俊升擊敗。
是年,奉命改商公議會所為商會。
1917年
6月26日,吳俊升任陸軍第二十九師師長兼東北邊防副總司令、洮遼鎮(zhèn)守使。
1918年
8月,洮南縣律師公會成立。
是年,遼源硝磺分局派周維貞到洮南銷售硝磺。
1919年
9月,由遼源傳入霍亂病,9月3日至25日染疫712人,治愈549人,死亡163人。
是年,縣設立清鄉(xiāng)局。
是年,奉天亞西亞美孚洋行總行在洮南設立支行,經銷石油,年銷售24000箱。
1920年
1月1日,張延厚離任,張德恒任洮南縣知事。
是年,洮南郵務局轄突泉、瞻榆、洮安、鎮(zhèn)東、開通5縣代辦所。
1921年
3月,吳俊升任黑龍江省督軍,洮遼鎮(zhèn)守使由駐遼源旅長闞朝璽接充。
10月,張德恒離任,張振中任洮南縣知事。
1922年
2月1日,城內設軍用無線電臺。
4月,縣醫(yī)學研究會附設臨時施種牛痘所,首次為292名兒童種牛痘。
5月17日,張振中離任,兆麟任洮南縣知事。
7月,洮南、洮安、安廣、開通、瞻榆、突泉、鎮(zhèn)東合股,在日盛街(今雙河西路)設長途電話局,資本10.37萬元,開始辦理各縣間長途電話業(yè)務。
10月,縣內實行區(qū)村制,全縣劃為6個區(qū)。
11月29日,兆麟離任,喻榮華任洮南縣知事。
1923年
2月,于縣城北牤頭屯附近,蛟流河北岸創(chuàng)設苗圃,栽植榛、楸、刺槐等,面積60畝.
4月26日,縣設水田試驗場,試種水稻27畝。
9月13日午后,縣境內風雨驟作,突降冰雹,深積尺許,大如雞卵。受災地區(qū)長15公里,寬5公里,禾苗全被打死。
11月1日,四(四平)洮(洮南)鐵路全線竣工通車。
-
版權公告 本網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種新聞、信息和各種專欄材料均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下載使用
主辦單位: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:洮南市政務服務局網站備案號:吉ICP備11003832號-1
吉公網安備22088102000010 網站標識2208810008 聯系電話:0436-6335202 網站地圖